摘要:最近,鸿星尔克突然火爆起来!看,这是河南济源店。鸿星尔克店因客流量太大,竟然出动特警执勤。实行分批进店。河南郑州店。因为客流量太大,顾客自发扫码付款。有些甚至主动为店铺人员看店。在江苏南京店。一个顾客只买了500元的东西。却付了1000元,...
最近,鸿星尔克突然火爆起来!
看,这是河南济源店。
鸿星尔克店因客流量太大,竟然出动特警执勤。
实行分批进店。
河南郑州店。
因为客流量太大,顾客自发扫码付款。
有些甚至主动为店铺人员看店。
在江苏南京店。
一个顾客只买了500元的东西。
却付了1000元,然后夺门而逃。
在杭州店,一对小夫妻因为等不及网络发货,跑来线下实体店购买。
结果码数不够,小了一码。
丈夫说:“鞋子不够大,一定是脚的问题,把脚修一修就好了。”
在湖北,鸿星尔克店人满为患。
其他店却空无一人。
而网店更是火爆。
7月22日,鸿星尔克直播间人气爆棚。
购买人数不断上涨。
急得直播小姐姐在直播间呼吁:
“请大家有需要再购买,理性消费!”
网友们表示“我们就要野性消费。”
“克制了一年,就野性这一次怎么了?”
甚至有网友要求,来不及发货就把原材料发过来,自己踩缝纫机做衣服穿。
高涨的人气,令鸿星尔克在34小时内,就突破了6130万销售额。
截止到7月25日下午,鸿星尔克直播销售额已突破1亿元。
图来源:IT之家
这个成绩实在太惊悚了!
发生了什么?
为什么这个被安踏、李宁等运动品牌碾压的企业,突然人气爆棚?
原来在7月21日,鸿星尔克在微博上公布:
通过郑州慈善总会、壹基金紧急捐赠5000万元物资,远驰河南灾区,河南加油!
企业捐钱捐物早已不是稀奇事。
更何况鸿星尔克在所有运动品牌里并不出众。
怎么因为这么一件事,突然就上了热搜?
因为一句话。
7月21日,有个网友在鸿星尔克官博下留言:
“娘嘞,感觉你要倒闭了还捐这么多。”
好家伙,一石激起千层浪。
在这条留言下,大家像盖楼一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。
“以后还是多支持国货吧。”
“好心酸,甚至没开通微博会员。”
“大家多买点就不会倒闭了。”
可令我感到奇怪的是,怎么在大家口中,鸿星尔克快要倒闭了?
直到我看到了一组数据。
这是2020年国内体育品牌营业收入对比。
安踏,355.1亿元;
李宁,144.6亿元;
特步国际,81.7亿元;
而鸿星尔克,只有28.4亿元。
(单位:人民币)
图来源:产业信息网
连他们的一半都没有。
而28亿的营收,净利润却是亏损2.2亿。
就这状况了,鸿星尔克还强调“做强县级,做优地级”的渠道下沉方式,还拿出5亿元补贴支持经销商。
图来源:产业信息网
太不容易了。
在鸿星尔克的官网中,鞋子的定价基本只有100—200元左右。
我们乐观一点算,一双鞋子能赚50元。那也要卖100万双,才能达到5000万的捐款。
这能不亏损吗?
可是吴荣照不后悔。
因为“简单,务实,进取”这条路,吴荣照走了21年。
在吴荣照小时候,父亲开设了鞋厂。
车间里忙忙碌碌。
小小年纪的吴荣照看着那些工人做鞋底,裁皮革,印象非常深刻。
后来,吴荣照考上福州大学。
之后前往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攻读国际贸易硕士。
图来源:新浪资讯
2000年,父亲带着大儿子吴荣光,开办了鸿星鞋业。
没多久,鸿星鞋业就遇上危机。
原来那时的鸿星鞋业,除了一个新名字,剩下的就是:
一个毛坯房;
几十万现金;
一仓库的库存;
300多万元的应收账款;
以及1000多万元的银行负债。
图来源:搜狐网
彼时国内服装市场刚刚形成品牌意识。
龙头企业各占一方。
才刚起步的鸿星鞋业显然不占任何优势。
如果运营不当,就会濒临破产。
好在,吴荣照建议哥哥采用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。
同时小心维护客户资源。
为了增加客户粘性,吴荣照让哥哥创立了独家代理模式。
图来源:澎湃在线 子弹财经
鸿星鞋业这才转危为安。
2003年,吴荣照学成归国。
没想到,回国后碰上台风,雨水浸湿了整个仓库。
原本预定向供应商交付的鞋子全部泡水,无法交付。
这让吴荣照很灰心。
是哥哥吴荣光勇敢地站出来。
他连夜召集员工开会,商讨对策。
然后向每个供应商解释才将危机化解。
哥哥的勇敢,给吴荣照树立了榜样。
于是,吴荣光负责管理公司。
而吴荣照,则投入鞋子的设计与研发中。
由于鞋子质量好,鸿星接到了许多国际订单。
此时,吴荣照有了个大胆的念头。
为了企业的长久发展,必须上市。
他将想法告诉父亲和哥哥。
哥哥同意了。
而父亲却在此时犯难。
他担心企业一旦上市,就会失去控制权。
“如果能帮助企业做大做强,打造成一个百年品牌,失去控制权也值得。”
吴荣照安慰父亲。
在他心中,鸿星不再是私有企业,而是肩负使命的企业。
2005年11月,鸿星体育在新加坡主板上市。
还花重金请陈小春和张娜拉作代言人。
并打响“To be No.1”口号。
之后,鸿星尔克疯狂扩张线下实体店,抢占市场。
2006年,鸿星尔克销售额突破14亿元;
2007年则突破20亿元。
2007年,吴荣光将鸿星尔克的CEO转让给吴荣照。
图来源:泉州商人
借着大好势头,吴荣照开始思考:如何在国人心中提升品牌价值?
他把目光瞄向了2008年的奥运会,想给奥运会提供品牌赞助。
一旦成功,不仅能提自己的品牌价值,还能打开国际知名度。
然而,想要和奥运会合作的体育品牌岂止他一家。
知名品牌李宁和阿迪达斯就在竞争中铩羽而归。
这也让吴荣照瞬间清醒:
如果没有强大的资本实力作后盾,也无济于事。
吴荣照退而求其次,开始寻找其他国家奥运赞助对象。
2006年11月,他和朝鲜奥委会签订合作协议;
2007年,和西班牙甲级联赛签订赞助协议1年;
2009年,鸿星尔克又与上海ATP网球赛事签订赞助协议,为期5年。
然而所有的美好都在2010年发生了改变。
由于阿迪达斯和耐克在全球疯狂扩张,鸿星尔克的销量受到巨大冲击。
这样下去,必定会影响自己企业的股价!
也正是在这时,吴荣照作出一个极其错误的决定。
他向渠道压货。
也就是让经销商在规定时间内消化完库存。
然后快速进新货。
为了安抚经销商,吴荣照向北京、上海、天津等地经销商支付3.35亿元的费用;
还向安徽、福建等6个省经销商支付4.67亿元的无息短期借款。
图来源:澎湃在线 子弹财经
而这项操作,很快被会计事务所发现并曝光。
经此一事,鸿星尔克备受创伤,然后退市。
此时,国内体育品牌早已遥遥领先。
为了寻求突破,鸿星尔克和一些快时尚品牌合作。
花了三年时间,鸿星尔克才“消化”完库存,回笼资金。
然而,2015年的一场大火,让鸿星尔克损失惨重。
图来源:海峡都市报
一大半的厂房和库存化为乌有。
经过一连串的打击,吴荣照更明白做企业,就该脚踏实地。
从2015年开始,吴荣照几乎每年都要投入将近千万元的研发经费。
2019年,鸿星尔克在材料缓震领域再次取得突破。
这项技术被称为“尔克奇弹”。
鞋子底部的碳板做了十几次实验。
发泡实验几百次。
最终研发出兼具时尚、美观、舒适和安全的中底材料。
这款“奇弹”一上市就好评如潮。
2019年,鸿星尔克的品牌价值突破了315.18亿元。
图来源:澎湃在线 子弹财经
然而鸿星尔克的好运也只停留在这一年。
2020年,上海时装周在线开幕。
在时装周,鸿星尔克带着全新黑科技产品亮相。
但反响并不热烈,微博直播观看者也寥寥无几。
鸿星尔克和其他国内体育品牌相比,确实存在一系列问题:
产品人气不高。
影响力也不如其他体育品牌。
可即便企业业绩青黄不接,吴荣照一直坚持公益。
2018年、2019年向福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6000万元爱心物资。
2020年1月,鸿星尔克捐赠1000万元物资,用于抗疫。
有网友整理出了鸿星尔克历年的善行榜:
从2013年至2021年,几乎每年都会向社会捐钱捐物。
图来源:微博
今年,更是在营业额和名气都不如的安踏面前,捐出了同等数额的物资。
这份魄力,请问谁能做到?
鸿星尔克于是被推上热搜,却招架不住一些不怀好意的网友。
他们质疑这5000万物资并未到达河南灾区。
7月21日,壹基金立马回应:
200万现金捐赠将于未来几日到账。